因为这种不确定性,所以我们要测试很多计划,找到成本OK的;一旦发现成本OK,就可以放预算了,因为计划的成本基本可保持稳定。
这篇我们来进一步讨论新计划测试的预算放多少合适。为了方便理解,我们把新计划测试比作买“样品”,把放预算投放比作买“正品”。
媒体就像是一个流量工厂,广告主们纷纷去工厂里买量。大量采买之前总要先看看样品,媒体的量还没有好到广告主们可以闭眼买。样品的质量参差不齐,但好在在信息流界有一个隐含的规律——样品的质量和正品的质量基本一样,如果样品好,那么就可以大量买了。
小刘是一个资深的优化师,也就是流量采购员。他每天的工作节奏就是“看样品,找到样品质量OK的,然后大量采购”。放到账户里来说就是:新计划设置一个小预算,发现成本好了之后就放预算;如果成本不好,那就认栽,把计划关了,及时止损。
他也试过不拿样品,直接进一大批货,但是真有被坑的时候啊,钱花出去了转化没有,所以还是老老实实按照这套流程走。
买样品的过程是一个微妙的博弈:买样品花的钱有风险,很可能打水漂,所以新计划预算越少越好;但是如果预算过少,可能会导致没能辨别出样品真正的质量,错过了一些原本成本OK的计划,那真是亏大了。
那么问题来了,拿多少样品才够得出结论呢?
换句话来说,也就是:积累了几个转化,能认为此时的成本可以代表以后的成本了?
我们知道新计划前几个转化成本一般会比较高,而且忽上忽下很不稳定;当积累了几个转化之后,成本就能保持稳定了。
那几个转化呢?
我们参考赔付规则,一般媒体赔付规则里转化数的门槛,就是他认为“过了这几个转化、成本就能保持稳定了”的临界值。
头条最少要求2个转化,广点通、微信要求6个转化,快手、百度要求10个转化。
我们再参考一下转化出价从“一阶段”进入“二阶段”的转化数门槛,头条和百度都拿20个转化做过门槛,所以我们综合起来可以取这几个值做临界值:
{2,6,10,20}
想早点下结论就拿6个转化的成本当做参考,想晚点下结论就拿10个。2个属于极少的,20个属于比较多的。
转化数越多,样品就越能代表正品,得出的结论越可靠;转化数越少,样品和正品有差异的可能性就越大,得出的结论越不可靠。
那怎么样好?
一般就6个或10个就行。转化单价极高的(参考100块钱以上),就拿2个作参考,转化单价极低(参考10块钱以内),就拿20个。
这个临界值的思路还有另外一个用法:当一条计划一个转化都没有的时候,消耗最低要达到多少,你才应该关掉一条计划?
有一个简单的算法,用消耗÷出价。
看两个例题:
① 这条广告计划,出价191.99,消耗177.52,0个转化,你觉得应该关停吗?
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干货资讯